某些新鮮蔬菜慣于丟棄的菜葉和菜幫,不僅可以烹制萊肴,而且營養(yǎng)價值較之菜心和莖、梗更為豐富。例如萵筍葉的蛋白質(zhì)含量,約為莖的4倍,鈣5倍多,磷6倍,鐵2倍多,胡蘿卜素107倍,維生素B 4倍多,維生素C 15倍;再如芹菜,葉中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莖28倍多,維生素B,為4倍,B4.5倍,煙酸3倍,維生素C近5倍。另據(jù)分析,可食的菜幫中,某些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含量亦較菜心豐富。
合理洗滌蔬菜。蔬菜洗法不合理,也會使上述營養(yǎng)素遭受嚴重洗劫。合理的洗法應(yīng)是整洗后再改刀,切好后立即加熱烹調(diào)。有人習(xí)慣于將菜切后泡在水內(nèi),然后進行翻洗,特別是集體食堂的大鍋菜,切后經(jīng)泡洗往往還要放一段時間入鍋煸炒。試驗表明,將黃瓜切成薄片后放置1小時,其中的維生素C損失達33-35%,放置3小時,損失率達41-49%.。
焯。如果切洗后再來一次熱處理,即入開水鍋內(nèi)焯一下,隨后擠出菜中水分,那么,菜中的維生素和無機鹽,幾乎蕩然無存。“焯”法是我國烹調(diào)菜肴前對原料的獨特處理方法,某些含草酸多的綠葉蔬菜,如菠菜,莧萊,茭白,竹筍等,生焯后烹制,可去除大部分草酸,但焯后不要用擠法除水,而應(yīng)讓其自然瀝干,以免其它營養(yǎng)素隨汁流失。
科學(xué)烹調(diào)。蔬菜中的維生素c,在80℃以上的條件下,快速烹調(diào),維生素c損失較少,以蔥花和鹽熗鍋,在有肢體物質(zhì)和鹽的情況下,對維生素C和B有庇護作用;拌涼菜加醋,可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,掛糊和勾芡,可提高萊肴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利用率。
科學(xué)吃法。蔬菜與肉類、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搭配烹調(diào),不僅可提高蛋白質(zhì)的營養(yǎng)價值,而且有助于消化和減少膽周醇的沉積。例如將大豆與雞蛋按7:3混合食用,就可特大豆的生理價值由66提高到77;將大豆與豬肉按7:3混合烹調(diào),可使大豆的生理價值提高到67等等。